三业并进!海宁这些产业迎利好!
发布时间:2025-09-22 08:31 浏览量:1
百舸争流千帆竞,锐意创新立潮头。海宁发布推出《传承海宁精神 增强发展动能》专栏,聚焦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代表与时俱进践行“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聚力创新、破难攻坚、担当实干,全力冲刺下半场,谋深谋实“十五五”,在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再创新佳绩。
站在新起点
海宁市经信局
锚定产业跃升蝶变
聚力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科学布局
推动 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三业并进”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
踏层峰,辟新天;扬云帆,立潮头。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部门,海宁市经信局深植“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砥砺前行,将“工业强市”战略扛在肩上、抓在实处,因势而谋、应势而变。从皮革、经编、家纺“早三篇”夯实产业根基,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与高端装备“新三篇”抢占发展先机,再到“十四五”中期将“142”产业布局迭代升级为“241”产业矩阵——每一步跨越,都是对海宁精神的生动诠释。
传统产业“焕新”
传统产业是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不能简单等同于“落后产业”,决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面对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等发展瓶颈,发扬“负重拼搏”的海宁精神,以 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向价值链高处攀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爬坡过坎、穿越周期、冲出重围、再创辉煌,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做强做优巩固主阵地。推动时尚皮革、纺织面料、现代家纺、时尚服装、袜子等传统细分领域高端化、差异化转型,大力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塑强“海宁时尚”IP,打造“百亿链主、千亿集群”。
智改数转绿提转型。全面推动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乘“数”而上,向“绿”而行,焕发传统产业新生机。 “点”上,梯度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和“市-省-国家绿色工厂”。 “线”上,动态更新“两化”改造项目清单和设备更新需求清单,逐年推动行业领域数字化、绿色化迭代更新。 “面”上,针对老旧设备和产线加大更新力度,引导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新兴产业“领跑”
新兴产业是新赛道、新引擎,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面对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内卷式”竞争等发展挑战,发扬“勇往直前”的海宁精神,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向产业链核心环节进军,向自主化、集群化、生态化持续突破,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精耕细作壮大集聚地。发挥智能光伏、集成电路省级核心区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产业韧性,促进集中集聚,形成上下游无缝对接、互利共赢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激发动能。深化产业产品创新,打造一批浙江制造精品、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以“三首”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品,加速产品更新迭代、国产替代。深化产业链“链长+链主”制,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链主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以实施“跨产业链企业技术需求与研究机构畅通对接渠道和响应机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畅通关键技术产业化途径。
未来产业“生根”
未来产业是战略高地、先导领域,是具有显著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面对未来产业技术路线模糊、产业链协同薄弱等发展风险,发扬“敢为人先”的海宁精神,长远谋划,超前布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孕育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金种子”。
高瞻远瞩抢占新高地。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构建二区二城为主的人工智能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一个百亿产业集群。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海宁市经信局将持续发扬
“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
为海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贡献更多经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