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主攻“打不动了”?关键球不敢扣、配合差30公分,急得拍桌子

发布时间:2025-09-21 16:15  浏览量:1

谁能想到啊!曾拿过奥运冠军、世锦赛季军的中国女排,现在连主攻手都快“撑不起场面”了!之前朱婷一记暴扣能让对手绝望,张常宁关键时刻稳稳救场,可现在呢?年轻主攻扣球软绵绵,关键分手抖不敢打,世锦赛跟法国队硬碰硬时,连传球都能偏出30公分!到底为啥咱们女排主攻水平掉得这么快?今天就扒开揉碎了说,每个细节都能让你看清问题到底出在哪!

暴扣没劲儿、关键球“腿软”,年轻主攻差在哪儿?

跟朱婷、张常宁比,现在的年轻主攻真的差了一大截!就说吴梦洁,身高是够高,扣球点也不低,可每次球砸过去都跟“打棉花”似的,对手轻轻一拦就拦下来,完全没有那种“一锤定音”的狠劲儿。还有庄宇珊,扣球就那两三招,线路看得对手都能预判,世锦赛上扣球成功率连50%都不到,好几次明明能得分的球,愣是因为手法太单一被拦回来。

更让人着急的是心理素质!去年世锦赛打关键局,吴梦洁拿到球后犹豫半天不敢下手,明明队友都把位置拉开了,她愣是把快攻打成了“慢动作”,最后被对手识破拦死;庄宇珊更明显,碰到意大利、塞尔维亚这种强队,一上场就慌了,手上动作都变形,平时练得好好的技术,到了赛场全忘了,球迷在屏幕前看得都替她捏汗!

传球偏30公分、战术“卡壳”,团队配合能有多离谱?

现在的排球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对手扣球又狠又快,咱们的一传经常不到位,以前靠副攻快攻、主攻跟进的“快变战术”根本用不上,这时候就全靠主攻个人能力硬扛。可问题是,二传跟主攻的配合还老出问题!

就说世锦赛对法国队那场,二传张籽萱给副攻的传球,平均离网能有30公分!副攻本来跳起来就能扣的球,得拼命往前够才能碰到,好几次直接失误;给主攻的球更没谱,要么太高要么太近,主攻要么跳起来够不着,要么扣球时没角度,进攻成功率直接掉了20%。更气人的是,明明主攻都快被拦哭了,二传还不调整策略,照样按老套路传,最后输球时,好多球迷都在评论区骂“这配合还不如业余队”!

朱婷没回来、新人老换,选人培养咋这么乱?

朱婷和张常宁这两位“大杀器”慢慢淡出后,主攻位置就没人能扛大旗了。可教练组选人还老出争议,去年世锦赛明明朱婷状态有所回升,不少球迷和媒体都呼吁让她归队,结果愣是没选上;反而频繁换年轻主攻,一场比赛能换两三个,刚上场的球员还没找到节奏就被换下去,根本没法建立信心。

青训也跟不上!以前基层能选出不少又有力量又有技巧的好苗子,现在选材要么只看身高,不管技术;要么教的战术跟国家队脱节,年轻球员升到国家队后,连基本的配合都得重新学,等练熟了,比赛机会又没了,这么折腾,怎么能培养出好主攻?

对手把咱们摸得透透的,咱们却没招儿?

现在国际对手对中国女排研究得也太细了!就说法国队,去年世锦赛前,把吴梦洁、庄宇珊的扣球线路、习惯动作全扒了个遍,比赛时专门追着庄宇珊发球,让她接一传就手忙脚乱,根本没精力进攻;碰到吴梦洁,就集中两个人拦她常用的线路,好几次她明明想变线,可对手早就预判到了,球刚打出去就被拦回来。

反观咱们,好像对对手的战术没什么应对办法,对手变招了,咱们还按老套路打,主攻被限制住了,也没其他战术能帮着分担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分被拉开,看得球迷都急得直喊“换战术啊”!

小编有话说

看着女排主攻从“大杀四方”变成现在“处处受限”,真的又着急又心疼。不是说年轻球员不努力,而是技术、心理、配合、培养这环环都出了问题,才让咱们的主攻位置越来越难。其实只要把基础打牢,让年轻球员多在大赛里练,跟二传好好磨配合,再把朱婷这样的老将用起来带带新人,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再看到那种“一记暴扣定乾坤”的场面!毕竟女排精神从来不是赢了就狂欢,而是遇到困难就咬牙拼,相信只要找对方向,咱们的女排肯定能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