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9月17日清晨!传来朱婷、庄宇珊、吴梦洁的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17 10:26  浏览量:1

法国兰斯体育馆的灯光暗下,中国女排的世锦赛征程戛然而止。大屏幕上的1比3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关心女排的人心上。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姑娘们站在原地,眼神里全是茫然和不甘。这是中国女排自2010年以来第一次无缘八强,也是最让人难受的一次失利。

没有朱婷,没有袁心玥,连李盈莹都是带伤硬扛——这支队伍太年轻了。主教练赵勇大胆启用新人,本想用青春风暴冲击世界,可现实真的太残酷。小组赛阶段还能靠拼劲咬住,可一到关键场次、关键分,经验不足和心理波动就被无限放大。

尤其是对法国这场生死战,简直是把所有问题都摊开来了。全队失误送分整整23分,相当于白送一局多。主攻线上,吴梦洁出手34次只得11分,成功率刚过三成;更让人揪心的是庄宇珊,20次进攻仅仅拿下3分。这种效率在世界级大赛上,真的不够看。

不知道有多少老球迷那一刻会想起朱婷。想她高点强攻的果断,想她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眼神,更想她那种“这分我一定能拿下”的霸气。从2013年横空出世到现在,朱婷就是中国女排最稳的那个得分点。扣球成功率常年超过50%,这不是偶然,是实打实的统治力。

但这场球,我们没看到她。

其实今年夏天,朱婷说过“只要国家队需要,我随时准备归队”,这句话当时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可转眼到了2025年世界联赛名单公布,朱婷的名字没在里面,连她最熟悉的2号球衣都穿在了庄宇珊身上。最近被问到是否参加明年亚锦赛,她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这种沉默,和她曾经的坚定形成太大反差。

不是说年轻队员不努力。吴梦洁有高度有冲劲,庄宇珊敢打敢拼,这些都是宝贵的本钱。但大赛经验、逆境中的稳定性、关键分上的把握能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第二局我们手握两个局点被翻盘,第三局领先6分差点被追平,第四局14平之后全队集体手软——这些时刻,恰恰是最需要核心球员站出来稳定军心的时刻。

朱婷之所以被叫“世界第一主攻”,不光是因为她能得分。2016年里约奥运会对巴西,她一个人轰下33分,带着全队逆天改命;2019年世界杯打美国、巴西,她一次次用二十多分的表现扛着球队前进。更难得的是,她接一传、防守、拦网几乎没有短板,这让整个战术体系都活了起来。

留洋这些年的成绩也说明一切——土耳其拿到8冠6MVP,意大利又实现全满贯。即便受过伤,动过手术,她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全面的主攻手。

而现在中国女排最缺的,就是这样一个能打硬仗、能稳定军心的人。

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女排精神从来讲的是集体、是传承。这批年轻队员需要时间成长,需要大赛磨砺,更需要学会在逆境中自己站起来。

但话说回来,明年的亚锦赛就在眼前,冠军直接关系奥运资格。我们是东道主,这枚入场券势在必得——这种关头,有一个经历过一切的核心压阵,效果肯定不一样。技术可以练,心态可以调,但大赛经验、关键分的嗅觉,真的是打出来的。

朱婷最近回了趟河南,以公益大使身份推广排球活动,跟小队员互动、分享经历。你看得出来,她心里有排球、有家乡,也有那份责任。10月她又要去意大利,加盟科内利亚诺开始第七个留洋赛季。不管最终能不能穿上国家队战袍,她都没停下向前的脚步。

而我们的女排,也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是继续全青春阵容冒险磨练,还是尽快整合新老力量应对关键战?是要短期的成绩,还是长远的未来?这道题,不容易解。

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女排从不缺关注、不缺期待,更不缺热血。只是这条路,注定比想象中更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