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洁股份内斗乱局升级 公司控制权落空 董事8次对财报说“不”
发布时间:2025-09-12 10:33 浏览量: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有着“家纺第一股”之称的梦洁股份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其内部争斗仍是一团乱麻,难以厘清。就在半年报发布的同时,董事陈洁再次投出反对票,称其无法保证公司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以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据新快报记者统计,从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陈洁已连续8次对公司财报表达异议,几乎每逢业绩报告发布都会投出反对票或弃权票。
近期,梦洁股份发布公告称,因3年前签署的《表决权委托和放弃协议》及补充协议到期解除,公司的控制权变更成无实控人。在过往“内斗”已让公司发展受阻的情况下,梦洁股份与富安娜、水星家纺、罗莱生活等同行近年的营收差距也持续扩大,如今无实控人状态或使内部矛盾进一步升级,公司未来走向充满变数。
■梦洁股份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公司控制权生变,公司未来走向添变数
近日,梦洁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表决权委托和放弃协议》及补充协议到期解除,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长沙金森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森新能源”)不再是拥有表决权的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姜天武恢复表决权后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公司因股权分散等原因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表决权委托和放弃协议》签署始于2022年6月。当时为化解债务危机,梦洁股份原实控人姜天武与李建伟、李菁等股东将合计7700万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10.17%)转让给金森新能源,同时约定李建伟、李菁将剩余9.6%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金森新能源,姜天武则放弃其持有的13.36%股份的表决权,为期3年。由此,金森新能源以合计19.77%的表决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李国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不过,上述协议终止后,梦洁股份目前不存在持股超过50%的股东或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最新公告显示,截至7月31日,梦洁股份前三大股东为姜天武、其前妻伍静及金森新能源,持股比例分别为13.52%、10.65%、10.30%,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值得一提的是,在控制权更迭的节点,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入局,让梦洁股份本就复杂的股权格局更添变数。今年1月,梦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伍静与青云数科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伍静拟将其持有的10.65%股份转让给青云数科,每股转让价2.90元,合计转让价约2.3亿元。若交易完成,伍静及其一致行动人伍伟将仅持有梦洁股份0.17%股份,青云数科则将持有10.65%股份。而青云数科成立于2023年6月,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正是吴世春。
针对梦洁股份当前在治理、实控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快报记者已向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的邮箱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内部角力白热化,治理与业绩屡遭质疑
随着金森新能源入主,梦洁股份董事会成员出现一连串变动。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在2023年2月,公司11个董事席位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以法定代表人姜天武为核心,占据了5个席位;另一方金森新能源则提名李国富、陈洁、罗庚宝等6名董事并全部当选。
外界曾一度预期,金森新能源入主后会推动梦洁股份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然而事与愿违,金森新能源一方反而多次就梦洁股份的经营管理、财务数据等提出质疑,双方由此陷入持续角力。梦洁股份在2023年4月29日披露的《关于部分董事对定期报告有异议的说明公告》中提到,董事陈洁不仅对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持保留意见、就与年报相关的议案投出弃权票,还直言“公司管理层、董事会秘书、原董事长借口各种理由,对本人了解公司情况设置重重障碍”“在本人多次催促之后,董事会秘书仍然拖延提供公司相关资料”。
与此同时,金森新能源自身也深陷困境。2023年年末,该公司因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对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情况,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根据监管要求,该公司需进行整改,且在整改完成前,其持有的梦洁股份相关股份不得行使表决权。但截至公司最新的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上述事项仍未完成整改。另外,随着相关人员陆续辞职,金森新能源提名董事最终仅剩陈洁一人。
8月27日最新发布的公告中,陈洁在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再次直指公司治理问题:发现2025年半年度报告与此前提交董事的报告版本不一致,公司未说明差异却要求签字确认;且公司多次未经全体董事同意擅自改发报告,治理结构形同虚设。“金森新能源已按约支付股权转让款,但治理结构未按约调整。”陈洁说。
除此之外,陈洁还对梦洁股份的业绩提出了质疑。其提出,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4.83%(减少1.28亿元),但净利润增长26.27%(增长0.05亿元)。同期各项成本费用均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大幅降低25.45%(减少0.59亿元)。半年报仅披露销售费用构成情况,但未解释销售费用减少的合理性。自2022年大额亏损后,梦洁股份持续保持收入降低利润增长或持平的情况。公司至今解释不清成本费用持续降低的合理性。
上半年闭店百余家,核心品类营收下滑
梦洁股份近年来与罗莱生活、水星家纺等同行企业差距持续拉大。从营收来看,其高端化定位未能阻挡业绩下滑的势头,营收从2020年的22.20亿元降至2024年的17.15亿元;而水星家纺、富安娜、罗莱生活等企业2024年的营收维持在30亿元至46亿元区间,差距显著。梦洁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坦言,受市场环境综合影响,全年销售收入不达预期,但通过系列降本增效举措实现净利润增长。
这一局面在今年并未改善,梦洁股份上半年仍延续增利不增收态势。门店层面,其上半年累计关闭直营及加盟门店113家,闭店原因包括经营未达预期、商场调整、经营困难、合同终止及公司主动战略调整等。从直营门店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直营总面积为38966平方米,平均店效为141.30万元。对比2024年年末直营店的平均单店收入额303.06万元,当前水平明显下滑。与此同时,套件、被芯、枕芯等核心品类营收较上年同期亦全线下降。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家纺行业高端化进程始终面临挑战,做小而美可行,但难成规模。这在家居行业也是如此,高端产品能够获得一定的销量,客单值与利润空间都比较大,但客户群体相对小众,营收规模不容易提升。其问题根源一是消费端普遍追求高性价比的品牌产品,而知名品牌之间的价格内卷现象突出,导致高端产品的客户群体受限,影响了业绩规模的扩大;二是高端品牌培育需长期投入,需在市场树立认可度、在用户心智塑造形象,当前头部家纺品牌仍需努力,这考验企业的长期投入与运营能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