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美加征关税下纺企出口分化明显,利润承压下各寻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5-09-11 20:01 浏览量:1
中国棉花网专讯:为深入了解美国加征关税再度延期对纺织出口的影响,近日中国棉花网记者在上海开展一线调研,与多家涉棉企业深入交流。调研发现,当前纺织行业出口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对美订单普遍下滑,欧洲、日韩订单相对平稳。与此同时,美国关税政策持续作用、消费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替代趋势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多数企业选择“随机应变”,以灵活策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纺纱与面料企业:对美订单下滑明显,利润低位运行
张家港某以出口为主的纺纱企业表示,当前订单规模较去年同期减少近20%,近3个月接单情况相对平稳,8月中美关税再延90天政策并未带来多少新增需求。在关税成本分摊上,企业与美国采购商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应对模式:税率10% 左右时双方协商分摊,超 10% 则通过涨价转移部分压力。尽管长期客户的合作粘性为订单稳定性提供了一定保障,但企业利润始终处于低位,仅能维持基本生产经营。
河北一家专注婴童面料生产的企业,则面临内销与出口“双向下滑” 的困境。其对美订单和国内市场需求均显著下降,欧洲、日韩等小份额市场表现相对平稳。负责人分析,需求下滑源于三方面:一是出生率下降缩小了婴童纺织品需求基数;二是宏观经济不佳导致妈妈群体“消费降级”,从“囤积”转向“按需购买”;三是竹纤维等替代材料抢占部分天然棉原料市场。此外,在依赖贸易商渠道的对美业务中,为维持自身运转和寻找机会,贸易商不得不持续打样开拓市场,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使得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家纺企业:中高端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关税影响呈分化态势
南通某中型家纺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当前订单总量保持稳定,关税对出口的整体影响有限,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企业客户以长期合作为主,高粘性带来稳定需求;另一方面,高关税下行业普遍涨价,但对不同定位产品影响差异明显。例如,100元的中高端纺织品因关税上涨5元,与10元的低端纺织品上涨1元相比,前者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远小于后者。对于中高端消费者而言,小幅涨价并不会显著改变其消费习惯,因此中高端订单未受到明显冲击。不过,该负责人也坦言,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大,无法预判长期趋势,企业对发展保持谨慎观望,将根据政策与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服装企业:短期关税影响有限,新材料助力缓解成本压力
据某服装企业负责人透露,近期企业成功签下一批圣诞节服装外单。谈及美国加征关税对棉制服装出口的影响,其认为短期内影响相对有限:一是服装生产的面料选择与客户订单需求直接挂钩,企业会根据客户对产品风格、材质、功能、价格的具体要求,精准匹配面料,避免因过度依赖单一材质而受到关税政策的过度冲击;二是近年纺织行业创新材料迭代加速,吸湿排汗、环保再生等各类功能性面料不断涌现,为设计师与采购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使其能够灵活调整原料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