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离任四年,女排徘徊低谷,重返巅峰尚需时,主帅难寻领袖
发布时间:2025-09-10 11:34 浏览量:2
中国女排的话题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郎平离开主帅位置已有四年,这四年间,球队从世界之巅跌入重建的低谷,让人忍不住回想起她带队时的辉煌岁月。七年三冠,那是多少人青春里最燃的记忆。
郎平2013年接手中国女排的时候,队伍正处于低谷。她大刀阔斧推行“大国家队”模式,把集训名单一口气扩到30人,不放过省队、青年队的任何一颗好苗子。那时候福建的自由人林莉、国青的袁心玥,都是被她一手挖掘出来的。郎平不光看技术,更看潜力。她知道朱婷身体单薄,就专门安排营养师给她补蛋白粉增肌;惠若琪做完心脏手术心理有负担,郎平一次次找她谈心;就连年轻的李盈莹,也是郎平亲自督促她苦练一传和串联。她是真的把每个队员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带。
郎平的海外执教经历也帮了大忙。她把欧美球队那种高举高打的强攻风格,和中国传统快变战术揉在一起,打出了既有力量又有灵气的排球。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2019年世界杯,三个大赛冠军,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是郎平的智慧和心血。还记得里约奥运打巴西那场吗?开局落后,郎平果断换上了刘晓彤,结果这姑娘跟打了鸡血一样轰下18分,硬是把局势扳了回来。打荷兰那场,她连续三次鹰眼挑战全部成功,从裁判手里硬生生抢回关键分。这种临场判断力,真是教科书级别的。
更让人服气的是郎平怎么带团队。张常宁一次失误后蹲在地上哭,郎平走过去不是骂而是鼓励:“下一球打回来就行”。徐云丽崴了脚还要坚持上场,郎平没有拦着她,反而相信她的意志,给她机会。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是郎平一点一点烙进这支球队的。
可惜,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摔了个大跟头。朱婷手腕伤势突然加重,整个攻防体系都乱了套,最后只拿了个第九,创下奥运最差战绩。郎平也在那之后合同到期离任,留下一个还没完成新老交替的摊子。
然后就是蔡斌上任。2022年世锦赛他带队拿到第六,没进四强。他那套“提速打法”想法是好的,但二传和攻手之间根本配合不起来,打意大利关键时刻全队反应慢半拍,决胜局直接崩盘。到了今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女排止步八强,拿了个第五。朱婷还是带着伤打,王云蕗这些主力状态又低迷,蔡斌换吴梦洁上去也救不回来。他那会儿被骂得可惨了,都说他太依赖有伤在身的老将,换人又不果断。没撑多久,蔡斌也下课了。
今年换成赵勇带队。小组赛打得风风火火三连胜,结果淘汰赛一碰上法国,立马哑火,最后只拿到第九。他倒是敢用新人,庄宇珊、吴梦洁都给了机会,但战术太单一,关键分没人能站出来,还是走不远。
回头看看,郎平走后这四年,中国女排换了两任主帅,成绩却一直没回到顶尖水平。不是说蔡斌和赵勇不努力,而是郎平那种级别的执教能力——战术设计、临场调整、心理建设、团队凝聚——真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接得住。她留下的不只是一套战术,更是一种赢球的基因和底气。
再看看别的队伍,意大利女排那位73岁的老帅贝拉斯科,带着球队接连拿下奥运会、世锦赛、世联赛冠军,实现“三大赛满贯”。别人为什么能成功?稳定啊!一套战术体系、一批球员、一个老帅,经验足够又能化解危机。而我们呢?主帅换来换去,战术推倒重来,球员还在适应期,怎么跟别人拼?
郎平今年64岁了,体力或许不如年轻教练,但她从没真正离开排球。现在她是中国女排的副主席、排球学院院长、选帅专家组成员,还在用另一种方式陪着这支队伍成长。只是不知道,中国女排还要多久,才能等到下一个郎平式的领袖人物。
说到底,排球是团队运动,主帅的工作不只是布置战术,更是要能把每个人的心拧成一股绳。现在的中国女排,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的结果,而是扎扎实实的过程。重返世界之巅这条路,没有捷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而我们这些球迷,能做的就是继续相信、持续支持。毕竟,女排精神,从来都不是只能赢,而是跌倒了还能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