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郎平时代,中国女排各方面一落千丈,现在还在下降过程中
发布时间:2025-09-09 00:48 浏览量:4
> 从世界之巅到世锦赛十六强,我们失去了什么
2021年8月2日,东京有明体育馆,郎平与中国女排的旅程画上句号。她与每位队员默默拥抱,眼中含泪地说:“这八年很精彩,我们一起夺得了奥运会、世界杯等冠军,我们很完整。”
当时没人料到,这不仅是郎平执教生涯的谢幕,更是一个黄金时代的终结。短短四年后,中国女排已在2025年世锦赛止步十六强,创下自1974年以来的最差战绩。
---
01 黄金八年,辉煌难以再现
回望郎平时代,那是中国女排的又一个黄金时期。2013年到2021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六次征战世界三大赛,斩获三金一银一铜。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逆袭摘金,堪称郎平执教生涯的封神之战。2019年世界杯,她们以十一战全胜的骄人战绩成功卫冕,为祖国七十华诞献上厚礼。
郎平的执教总战绩为206战165胜41负,胜率高达80.1%。她不仅打造了一支冠军之师,更培育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批优秀选手。
02 滑铁卢之战,从世界第五到十六强
转眼到2025年世锦赛。中国女排世界排名第五,却在淘汰赛中被排名第十四的法国队击败,比分是1:3(20-25、25-27、25-22、20-25)。
这是自1974年以来的最差成绩,连八强都没进。相比之下,日本女排拿下第5名,土耳其排第6名,亚洲队伍都在进步,而中国队似乎停滞不前。
比赛暴露了诸多问题。新华社罕见发文直接点出球队三大短板:发球攻击性不足、强攻实力不够、反击效率低。
03 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残酷现实
中国女排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朱婷、袁心玥、刁琳宇、杨涵玉、王云蕗等老将的缺席,让球队的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赵勇教练选择了大量23岁以下的年轻球员:17岁的张籽萱、22岁的吴梦洁和庄宇珊、19岁的陈厚羽、20岁的万紫月以及21岁的唐欣。这导致球队的核心阵容在经验方面明显不足。
赵勇没有召回30岁的朱婷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排坛顶级球星曾多次带领中国女排取得优异成绩。
真正的核心球员李盈莹也未从伤病中完全恢复。25岁的李盈莹曾是世界大赛得分榜前五常客,但年初因伤接受手术后并未完全康复。在几场比赛中,她无法跟上球队的节奏,表现迟缓、气势不足。
04 战术短板,右翼火力的致命缺失
日本女排的和田由纪子身高仅1米74,却在与荷兰的比赛中砍下27分,成为球队右翼进攻的关键力量。相比之下,中国女排的龚翔宇和高意未能有效提升右翼进攻能力。
吴梦洁和庄宇珊在比赛中被拦网压制,部分原因在于2号位缺乏牵制力。过去郎平执教时,中国女排很少遇到卡轮情况。
现在,王媛媛和陈厚羽主要在3号位进攻,牵制力不足。法国队采取了放掉副攻、集中拦防主攻的策略,导致庄宇珊和吴梦洁的进攻效率低下。
05 欧洲崛起,世界排坛格局巨变
本届世锦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欧洲球队的集体崛起。世锦赛16强中,欧洲球队占据9个席位,8强中更有5支来自欧洲。
法国队时隔51年重返世锦赛八强,斯洛文尼亚同样首次晋级16强并险些爆冷土耳其。欧洲球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熟和高水平的职业联赛体系。
这些欧洲球队的核心球员大多在欧洲顶级联赛中锻炼,水平提高迅速。通过高水平联赛积累的实战经验,显著提升了球队的拦防体系和战术执行力。
06 双重标准,管理层的差距何在
东京奥运会时,郎平教练因失利受到严厉批评,排协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并在官网发布长文详细指出问题。
然而到了2025年,赵勇带队创下世锦赛最差成绩后,排协反应冷淡,仅在比赛后第三天发了一句“好好总结,备战巴黎”。
这种态度差异引起网友不满,质疑为何郎平被批得体无完肤,而赵勇却几乎不受影响。
07 留洋之路,能否拯救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要重返世界一流行列,需要短期内强化发球攻击性和一传稳定性,通过模拟高压训练提升心理素质。
开发多位置进攻手段,建立关键分抗压机制,提升逆风球应对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中长期而言,需要加速培养主攻新秀,缓解李盈莹伤病压力;加强副攻掩护作用,实现“高快结合、打吊结合”的战术升级。
更重要的是,送年轻球员留洋锻炼的呼声日益高涨。朱婷已经官宣续约意甲豪门科内利亚诺俱乐部;袁心玥虽然与瓦基弗银行分道扬镳,但是下赛季很有可能将前往另一支土超豪门费内巴切。
现任中国女排队长龚翔宇前不久也官宣将前往美国联赛打球。副攻王媛媛即将加盟土超豪门加拉塔萨雷。
---
四年前,郎平离开时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冠军队伍,更是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她推行“大国家队”理念,每年召集近30人集训,这才涌现了朱婷、袁心玥等黄金一代。
如今,年轻球员在国内联赛这个“温室”中成长,难以适应国际赛场的压力。青少年排球参与率低,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队伍出现断层。
看着日本队身高仅1米74的和田由纪子砍下27分,而我们的主攻手被对方拦网死死压制——这种差距不仅仅是身高和技术,更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差距。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女排未来遇到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能与时间赛跑,迅速弥补这四年的损失,恐难重返世界一流行列。
郎平离开时曾说:“有遗憾更好,能让年轻人更有梦想,渴望去追求下一个目标。”如今这个“下一个目标”,似乎比想象中更加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