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许家印金主,山东国资咋跑的,深圳国资咋被套的?
发布时间:2025-09-05 23:44 浏览量:4
在恒大集团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山东国资和深圳国资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惊险脱身,一个深陷泥潭。这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商业的算计与风险的博弈,值得每一个关注商业动态的人细细品味。
山东国资入局:一场看似美好的开始
2016年,恒大地产启动回A股上市计划,为了降低负债率,推出了高达1300亿元的增资计划。彼时,恒大在许家印的带领下,正是风光无限之时,地产项目遍布全国,足球领域也成绩斐然,品牌影响力巨大。这一增资计划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就包括山东高速。
山东高速作为山东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旗下企业,手握雄厚资金,在传统高速公路业务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急需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2016年恒大地产首轮引战,山东高速出资30亿元小试牛刀。到了2017年,恒大地产增资步伐加快,山东高速被许家印描绘的美好蓝图所吸引,或许也是对当时房地产市场前景过于乐观,通过旗下3家子公司再度追加200亿元投资,累计投入高达230亿元,一举拿下恒大地产5.6652%的股权,成为许家印的“头号金主”。
在入局恒大的头两年,山东高速确实尝到了甜头。恒大连续三年大发分红,山东高速由此获得的三年红利大约57.6亿元。这让山东高速更加坚信这笔投资的正确性,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危机正悄然逼近。
嗅到危机:山东国资的果断决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恒大的债务危机逐渐显现。2020年,一份《恒大集团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的文件在坊间流传,预示着恒大重组深深房回A上市的计划困难重重。如果恒大无法借深深房回A,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山东高速通过这份文件嗅到了极大的风险,意识到恒大这艘巨轮可能即将面临暴风雨。此时,山东高速内部开始重新审视这笔投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果断做出决定:把手中的恒大股票尽快出手。这一决策展现了山东国资敏锐的风险意识和果断的行动力,在众多还在观望的投资者中,率先迈出了关键一步。
成功脱身:找到接盘侠深圳国资
做出抛售决定后,山东高速迅速寻找买家,而这个买家就是深圳人才安居集团。2020年11月,深圳安居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的3家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恒大地产4.7038%股权转让给深圳安居,转让金额合计200亿元,约定在1年内分3次支付。同年12月,山东高速旗下的济南畅赢金程与深圳安居签署协议,将所持1.1759%股权转让给后者,交易对价为50亿元,深圳安居须在协议签订12个月内,分3次支付股权转让款。
通过这两次交易,山东高速两次向深圳人才安居转让持有恒大地产的合计5.8797%股权,若交易顺利完成,将回笼资金250亿元。这意味着山东高速不仅能收回本金,还能小赚一笔。尽管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在支付了前两期合计120亿元股权转让款后,“耍赖”未支付剩下第三期80亿元款项,但经过仲裁,山东高速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加上之前从恒大获得的丰厚分红,山东高速基本没怎么亏损,成功从恒大的危机中脱身。
深圳国资被套:本是援手,却成“接盘侠”
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作为深圳国资企业,成立初衷是负责深圳市人才安居房的投资建设。那它为何会接手山东高速转让的恒大股权呢?一方面,或许是对恒大的品牌和实力仍抱有信心,认为恒大即便面临困境,也有能力化解;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地方政府出于稳定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希望通过国资的介入,帮助恒大度过难关。
2020年11月,中国恒大披露终止与深深房的重组计划,这意味着恒大回A计划彻底泡汤,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然而,就在此时,深圳安居集团还是选择与山东高速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此后,恒大的负面消息不断,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恒大股票价值暴跌。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持有的恒大股权几乎成为废纸,投入的巨额资金也打了水漂,可谓是损失惨重。
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并非没有想过挽回损失,他们曾要求山东方面把钱退回来,并拒绝支付剩余的转让款,但最终未能如愿。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深圳国资成了那个无奈的“接盘侠”,陷入了恒大危机的泥潭无法自拔。
背后的思考:风险把控与决策智慧
山东国资能成功脱身,关键在于其敏锐的风险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当察觉到恒大可能出现问题时,没有心存侥幸,而是迅速行动,寻找买家转让股权。相比之下,深圳国资在接手恒大股权时,可能对风险的评估不够充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恒大的未来发展,或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了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一事件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在投资时,不能仅仅被企业的表面繁荣所迷惑,要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发展战略和潜在风险。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盲目跟风,在风险出现时,要有果断止损的勇气。
山东国资和深圳国资在恒大事件中的不同遭遇,是商业世界中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生动写照。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投资和决策时,都要谨慎权衡,把控风险,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