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楼市暴富梦碎!数万炒房客被套,是谁“收割”了他们的财富?

发布时间:2025-09-05 16:28  浏览量:4

曾几何时,“环京买房”等于“躺着赚钱”。燕郊、固安、香河……这些名字伴随着“通勤北京”、“半小时都市圈”“北京未来房价三十万,这里要一半”,更有甚者“这个地块迟早是北京的”,每一个标签,都吸引了无数人掏出积蓄、加足杠杆,疯狂涌入。但如今,残酷的现实正狠狠击碎这场财富幻梦!

房价不是“调整”,是腰斩!

有业主2017年以近4万/㎡买入燕郊的房子,如今一万五都没有人要。那会真的是一天一个价格,作者亲历,更有甚者中介约着几波买房者同时去看一个二手房,价高者得,要不是我当时稍微理性一点,真的也就被套了。

香河楼盘更是从1.8万~2.5万暴跌至5000~7000,就这个价格,购房者仍然也只是看看,降到冰点。

固安多处项目传出“首付已跌没”,二手房挂牌激增,流动性几乎冻结……

高位接手的购房者们,有的弃贷而逃,有的三代人托举为了这一套房背着近万元的贷款,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更有甚者不堪重负,被贷太多,已经成为悲剧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例子。

“纸上繁华”终成空,配套承诺频频跳票

当年销售口中“即将通地铁”、“引进北京名校分校”、“三甲医院马上建”……许多至今仍停留在宣传册上。不少小区入住率极低,夜晚亮灯率不足三成,“睡城”还没睡满,就已沦为“空城”。

谁该为这场集体套牢负责?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是炒作概念、透支预期的开发商?是盲目加杠杆、相信“房价永远涨”的购房者自己?还是突然收紧、缺乏过渡的限购政策?

这场环京楼市崩塌,背后是中国无数新区开发的缩影:过度依赖房地产、缺乏产业支撑、人口导入不及预期、公共服务配套严重滞后……一旦政策转向、概念降温,高房价泡沫瞬间破裂,只留下沉重的贷款和难以变现的资产。

以“环京睡城”为代表的概念型房产,本质上仍是情绪投资和价值透支;

一、房子不稀缺的路段,“紧邻北京”也不是保值的理由;

二、商业公寓、远郊盘、无实质产业支撑的区域,风险远超一般人承受能力;

三、别再轻信“规划画饼”,地铁、学校、商场落地才叫配套,否则都是虚的。

如今,仍在推销“环京价值”的中介和开发商,依旧打着“北京买不起、只好买周边”的情感牌。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清醒:

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没有人口和产业真实流入的区域,注定只是一场金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