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9月2日上午!传来朱婷、女排的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02 08:18 浏览量:2
中国女排在世锦赛1/8决赛中以1比3不敌法国队,止步16强。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们在世锦赛上的最差战绩。整场比赛看下来,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关键分拿不下。年轻主攻吴梦洁和庄宇珊的进攻效率只有26%,几个机会球不是被拦就是失误,看得人直拍大腿。
无数球迷隔着屏幕都在喊:朱婷呢?这个时候,要是有朱婷在,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至少八强是有机会拼进去的吧?
但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不是教练组不想用,而是眼下这支女排正在经历一场从“个人英雄”到“团队作战”的剧烈转型。新帅赵勇上任后,大力推行“提速”战术,强调攻防转换要快、接发球要稳,主攻不光要会扣,还得能防、能接一传。说白了,就是要全面。
而朱婷,大家都知道,她是典型的高举高打型主攻,1米98的身高、强大的定点攻能力,是世界级“重炮”。但她的技术特点,跟现在国家队追求的“快”确实有些不合拍。移动、防守、串联,都不是她最擅长的环节。再加上她这几年在意大利打联赛,战术体系跟国家队差异明显,真要临时拉回来打,不光她适应不了,全队的节奏也可能被带乱。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朱婷的伤。她的右手腕桡骨关节旧伤一直反复,意甲俱乐部的医疗报告显示,她的扣球力量下降了17%。这种伤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需要周期性休息和康复。如果硬要她回来打高强度国际赛,很可能伤情加重,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再说,排协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切为了2028洛杉矶奥运会。所以你看这次世锦赛名单,00后球员超过六成,像17岁的二传张籽萱,更是直接从国少队跳级入选——这释放的信号再清楚不过:我们要换血,要年轻化,要“去巨星化”。
赵指导想要打造的,是一支没有明显短板、不过度依赖某一个人的整体型球队。哪怕你是李盈莹——郎平一手带出来的核心主攻,现在也因为脚踝伤病(韧带损伤导致足舟关节半脱位)而不得不调整角色。训练画面里,她脚上还裹着厚厚的护具。
而朱婷呢,她和意大利科内利亚诺俱乐部的合约签到了2026年。欧洲联赛的赛程又密又长,跟国家队的集训、比赛时间根本错不开。职业运动员也是人,不可能两头兼顾。
所以说,朱婷这次没来,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战略调整、伤病限制、职业规划多方碰撞的结果。短期内,我们的成绩可能会阵痛,但长远看,这是在为未来蓄力。
中国女排正走在一条重新定义自己的路上。从“依靠巨星”到“相信团队”,从“打明星球”到“打整体球”,这个过程注定不容易。我们会怀念朱婷一锤定音的时刻,但也必须给年轻人时间、给新体系耐心。
这场比赛输了,是结果,但不是结局。中国女排的复兴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我们作为球迷,能做的就是在低谷时依然相信,在争议中保持清醒。
朱婷和中国女排之间的这道选择题,从来不是“要不要”,而是“适不适合”、“什么时候要”。这背后,是一个体育永恒命题的再现:是个人服从集体,还是集体为个人调整?答案,也许就在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