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逆行》:女作家科幻新作,在古老和平凡中唤醒命运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9 14:03 浏览量:2
《水星逆行》双翅目著译林出版社
唐五代寓言中的毛颖笔、古老的龙图腾、文面习俗、老舍的茶馆场景、“水逆”的网络流行词……都成了科幻小说的素材和载体,青年科幻作家双翅目在其新作《水星逆行》中信手拈来,打开了一个别样的科幻世界。这是继《公鸡王子》《猞猁学派》《智能的面具》等作品之后,双翅目又一部科幻小说作品集。《水星逆行》包含6篇科幻小说,作品呈现出浓重的哲学思辨色彩和繁复的意象构建,读者随着作者绵密的思虑、闪烁的灵光、瑰丽的想象,逆行在时光的边界,抵达宇宙的尽头。
作者喜爱理论与幻想的连续体,她依托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知识,任想象力驰骋于科幻的宇宙。作者引“论文”入题。其中《记一次对五感论文的编审》《一篇关于“文面”的论文》等两篇的标题直接有“论文”二字。如《记一次对五感论文的编审》写某学术期刊编辑审核一篇名为《论感官挪位对增强现实的适应性提升》的论文时,发现作者试图通过脑机接口突破人类感官限制,但在进行感官挪位的沉浸式体验审稿时,实验数据造成审查者自身的感官混乱,从而引发对个体、知觉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作者拥抱“科研”题材。《毛颖兔与柏木大学的图书资料室》《四勿龙》讲的是大学和公司的科研。如《四勿龙》写未来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四勿龙”,植入“勿合、勿显、勿化、勿传”的伦理限制,以设计出图腾信仰“龙”。作品以儒家“非礼勿视”传统为隐喻,展现技术对生命本质的异化与重构。
作者深挖硬核科幻这个富矿,只因其更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精确性。作者进行了大胆尝试,《太阳系片场:宇宙尽头的茶馆》《水星逆行》写的是宇宙与人类的命运。如《太阳系片场:宇宙尽头的茶馆》改编自老舍的《茶馆》,注入科技元素,写太阳系边缘的量子茶馆立足于片场之罅隙、夹缝求生的艰难凶险。老舍笔下的茶馆被置于宇宙引力竞争的背景下,个体命运在星际尺度下显得渺小如尘,却又因“茶馆”这一文化符号的延续而获得永恒性。
作者对古老传统和人类文明现实进行深度审视和观照,努力打造一片有辨别度的自我精神领地。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如《毛颖兔与柏木大学的图书资料室》以韩愈寓言作品《毛颖传》中“自行写作的毛颖笔”为灵感,构建了柏木大学地下书库的奇幻世界。小说围绕一座神秘图书馆展开,主人公在寻找一本珍稀文献时,意外发现图书馆的“毛颖兔”——一支能通过书写具象化思想的智能笔。这支笔不仅能书写“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更能窥见“海面之下幽微的存在”。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志怪”被转化为对知识本质的科幻解构,也揭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的边界存在着模糊地带。小说中的“毛颖笔”,莫不就是当下已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其次是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内在驱动力。如《一篇关于“文面”的论文》写审核员需要盲审一篇关于东南亚山地部落“文面族”通过面部雕刻存储集体记忆的论文。审核员坚持“审判高于共情”,却因被跨国公司利用等原因,在最终选择中陷入“永久面滞”与“永久文面”的两难境地,展现了理性对感性的反向吞噬和现代社会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冲突。再次是深刻关心人类和宇宙的发展走向。如《水星逆行》作者巧妙地应用星座、风水、命运话题,写两位女性科学家在星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遭遇,并通过操控暗能量改变行星轨道,试图拯救濒临崩溃的太阳系。这些推想和探索展示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和域外宇宙的关怀和忧思。
作者有意将冷峻的论文式表达与富有诗意的笔触糅合,以映照丰富复杂的多维世界,让理论与感性、哲思与幻想、虚拟与现实共存相映。作者在自序里说:“我的作品常被评价为过于复杂。它的某种复杂度也希望寻求差异化的共鸣。”《水星逆行》中有大量的学术话语和专业概念,如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五感论文”“文面系统”“暗物质生命”等虚构概念,既是对科研范式的解构,也是对文学形式的实验。当然,在冷峻的叙述下却涌动着诗意情愫。例如《毛颖兔与柏木大学的图书资料室》中,写黄铜色机器人“它脑袋宛如倒扣的水桶,没有面部表情。它迈动老朽膝盖,‘咔啦啦、咔啦啦’离开。它走了。他感到后背冷汗直流。”其在古墓般的地下书库蹒跚而行,锈蚀的关节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形成时空叠印,宛如一首机械与人文的交响诗。行文中饱含一个女性写作者的脉脉温情和博大胸怀。《水星逆行》结尾写道:“宇宙仍然空旷,生命仍然渺小。文明每一次被拯救,都不会和平永续,只是带来下一次正常生活、正常交流、正常死去的开始。”当读者跟随作者一步步突破想象的“结界”,穿越冰山显隐的边界时,最终收获的不是答案,而是对复杂性本身的敬畏。
双翅目在科幻小说写作中追求科学的问题意识与艺术的悲悯精神有机交汇融合,《水星逆行》即是她的试验场。作家韩松评价《水星逆行》时说:“她开辟了科幻的一个独特而瑰魅的天地,也为科幻成为文学正典作出了有力的证明。”不过作者也坦言,书中“未完全想通的问题被放入叙事”,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作品成为开放的思辨场域。我们期待未来双翅目在宇宙的命运长河中,用手中的“毛颖笔”写出更多作品,并驱动人们以有限的身心,向无限的存在不息眺望。是的,在我们凝视未来的时候,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途,也许人类和宇宙命运的密码和答案就藏在那些被遗忘的古老传统和不起眼的平凡日常里,当务之急就是用新的想象将其一一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