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公布16人备战名单!老将主打,赵勇为何不复制陈忠和?
发布时间:2025-08-08 17:18 浏览量:4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支像中国女排这样的队伍,在公布备战名单时,总能引发这么多讨论?就拿2025年8月6日官网发布的16人名单来说,这里面有龚翔宇、王梦洁、李盈莹、吴梦洁、庄宇珊、王媛媛、高意、倪非凡、张籽萱、陈厚宇、万梓玥、唐欣、邹佳祺、范泊宁、杨舒茗、殷晓岚,这些名字,你觉得代表了什么选择? 老将像龚翔宇和王媛媛这样的球员,继续担纲重任,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经验在关键时刻有多重要?可是,为什么赵勇作为主教练,会在4月上任后先试着推新人,后来又转而靠这些中生代球员?你觉得这是压力下的妥协,还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想想陈忠和的时代,他2001年接手时,直接舍弃了不少当打老将,组建了那支著名的七仙女阵容,包括冯坤、周苏红、赵蕊蕊、杨昊、王丽娜、刘亚男、张娜,这些球员当时平均年龄也就21到23岁,但她们大多已经在联赛打主力,有的还参加过国家队赛事。 陈忠和的魄力在于,他选的人不是纯新人,而是有基础的年轻力量,这帮他顶住了各方反对,最终带队拿下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金牌。
赵勇上任时,本来是想刮起青春风暴,招进了张籽萱、杨舒茗、陈厚宇、万梓玥、董禹含这些小将,有的甚至没打过联赛,更别提国家队经验了。 但看看现在这份名单,新人只剩张籽萱一个真正挑大梁的,其他主力还是吴梦洁、庄宇珊这样的中生代,她们在蔡斌时代就参加过巴黎奥运和2024年世联赛总决赛。庄宇珊在那场对日本的1/4决赛里,发球和进攻都挺亮眼,虽然队伍输了,但她的表现让人记住。 你觉得赵勇的转变,是不是因为新人短期内挑不起梁?比如董禹含,本来是潜力主攻,世联赛替补上场时扣球有力,跳发也有威胁,但手腕伤让她离队,这不就暴露了阵容的脆弱吗?
再来说李盈莹,她是核心,但脚伤没好全,在训练照片里没跟队合练,只在力量房做拉伸。 世锦赛8月22日在泰国开打,时间这么紧,如果她上不了,主攻线就靠吴梦洁和庄宇珊顶着,替补呢?董禹含走了,合适的人选都找不出。你会不会问,赵勇怎么弥补这个漏洞?主力阵容现在是吴梦洁、庄宇珊、张籽萱、王媛媛、高意、龚翔宇、王梦洁,这里面老将居多,高意这样的球员实力一般,为什么不招袁心玥回来?袁心玥在郎平和蔡斌时代,一直是两点攻大副攻,现在副攻线没人擅长2号位背飞,这不是明显的短板吗?
陈忠和的七仙女,为什么成功?冯坤擅长跳传和背传,还能二次进攻;周苏红一传防守像自由人,跑动进攻强;赵蕊蕊攻防俱佳,拦网是屏障,3号位短平快和2号位背飞都犀利;杨昊的4号位平拉开和大跳发是绝活;王丽娜扣球力量大,发球像炮弹;刘亚男进攻速度快,一传防守好;张娜一传到位率高到80%。 这些特长被陈忠和挖掘出来,配上主攻不接一传、副攻主打的战术,在世界排坛独树一帜。你觉得赵勇的战术,有没有类似亮点?目前看,他只是加了庄宇珊的后二进攻,龚翔宇轮到4号位不撤回,在3号位打半高球,这算创新吗?还是说,他把国家队当青训基地的思路,本来就有问题,违背运动员成长规律,容易揠苗助长?
中国女排有五连冠的历史,国人对这支队感情深厚,赵勇的选人思路一出,就争议不断。 他为什么不招朱婷和袁心玥这样的实力派?朱婷实力出众,为什么落选?高意在内,新老副攻没人会背飞,这阵容漏洞大。赵勇从男排转女排,背景是辽宁男排国青教练,后来带辽宁女排,培养出丁霞、胡铭媛、颜妮这样的国手。 2023年带女排二队拿成都大运会金牌,2025年4月10日正式上任。 但国家队压力大,他最初的年轻化计划流产,转向老将主打,这是不是在成绩面前的让步?你会不会想,复制陈忠和,需要的不只是魄力,还有对球员的精准判断?
世锦赛分组,中国队在F组,对手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 8月23日首战墨西哥,25日对多米尼加是关键。多米尼加进攻猛,中国队需稳发球和一传。集训在漳州封闭,重点加强发球攻击性、攻传配合、一传稳定、拦防和副攻移动反击。 分析说,中国队进八强机会大,但四强渺茫,因为阵容不稳,副攻弱。 李盈莹若回归,能帮大忙,但伤情不明。杨舒茗从U21落选归队,当替补接应。 你觉得这份名单,能否在泰国赛场证明赵勇的决定?
陈忠和出生1957年,福建人,从男排运动员到女排陪练、助理、副教练,2001年主帅,带队八年,卸任后当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 他的智慧在于挖掘特长,赵勇呢?1975年生,辽宁人,男排国手,转教练带青年队,成绩稳,但女排国家队是新挑战。备战中,球队经受五局球考验,韧劲好。 但新人经验少,张籽萱球龄短,比赛易出错。赵勇强调不服输精神,但阵容漏洞如无大副攻,袁心玥缺席影响大。 球迷预测,八强是底线,四强难。
想想中国女排的传承,郎平时代龚翔宇、王媛媛是骨干,蔡斌时吴梦洁、庄宇珊上位。 赵勇的名单,混搭这些力量,但舍朱婷、袁心玥,选高意,这逻辑在哪?或许是看重团队协作,而不是明星。最终,世锦赛后,赵勇继续执教,调整阵容备奥运。陈忠和退休分享经验。 但这份名单的争议,提醒我们,教练决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