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老家,没苦硬吃的老人

发布时间:2025-08-01 04:08  浏览量:2

我的母亲,一位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老人,她的勤俭节约习惯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生活中。然而,有时候这勤俭节约的过分了,甚至到了“没苦硬吃”的地步。

有一次去母亲那儿,看到母亲铺的床单是补了两块补丁的粗布床单,心里面诧异。如今的社会,再怎么穷的家庭也不至于铺这样的床单吧?

我压住内心的困惑问母亲:“咱家里没有床单了,你咋铺了这么破烂的床单?”打开母亲的柜里,一摞有新有旧的床单,都是我们如今常用的纯棉布。细腻光滑,一看铺到床上就舒服。

母亲看到那一摞床单,讪笑着回答我:“你不知道我就待见铺粗布床单吗?你不懂,粗布凉快吸汗还耐磨。不像你们买的床单薄的很,一点也不耐用。”

我看着母亲的振振有词,忍不住打断她的话:“你就是喜欢粗布也不用铺这带补丁的吧,我记得咱家有一大卷你和姥姥过去织的粗布。”

母亲瞅我一眼:“你卓不是废话吗?那粗布不是在老家吗,这儿没有啊。”

我想起来去年有亲戚送给我的粗布床单还在柜里放着,我不喜欢用,感觉太硬了,还粗糙。既然母亲喜欢,我就拿来给母亲。

回到我自己家里,我翻箱倒柜找出来赶忙给母亲送过去。我不希望外人看到母亲铺的那么破的床单,误以为我们这些儿女有多不孝顺。

母亲看到我拿的粗布床单,用手摩挲着,“你瞧捏这布织的,可比我们过去在家织的布板正、光nian(光滑的意思)。”

亲戚送我的粗布床单是买的那种,并不是老家过去农村手工织的粗布。看着母亲喜欢,我赶忙要帮着母亲铺到床上,母亲不让,说让我去忙吧,她整理一下床铺自己铺上去。

我急匆匆就走了,并没能亲眼看着母亲把新的粗布床单铺到床上。

又过了几天,我再次去看望母亲的时候,看到她的床上还是铺着那补丁摞补丁的破旧粗布床单,不由得就很生气。

母亲看我也不示弱:“小孩儿爬上爬下的,在床上蹦跳,多好的床单也让他给我蹬破、蹬脏,就这样就正好,也不怕他在床上乱蹬乱搓。”

我瞬间就哭笑不得。

母亲和弟弟住在一起,弟弟家的孩子五岁了是个男孩,正是活蹦乱跳、调皮的时候,确实是一会儿上床一会儿下来。

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咱就不配铺一床新床单了吗?

我耐心的给母亲讲,孩子蹬脏了咱可以勤洗,蹬破了咱可以再买再换换一床,咱家也不至于一个床单也买不起。

我不说还好,一说这些话就给母亲狠狠的教训一顿。真是个败家子,那钱不是一分一分挣出来的,那是大风刮来的?是你去大街扫来的?不知道诺东西儿中用,卓好好的床单咋不能铺了?不就补了两个补丁吗,我们过去………

这个“过去”已经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出现了无数次,我真是说不过她。

正是因为这个“过去”,剩下的饭不让倒,放冰箱热了一次又一次;买一箱水果,每次都捡着快烂的吃,导致一箱水果一直在吃烂的;家里人衣服不穿了她不让扔,导致老家楼上攒了一袋一袋的旧衣服;在弟弟家里又攒了一堆堆废纸箱饮料瓶,阳台堆的一堆,其实攒几个月废品就卖几十块钱,一平米一两万块钱的房间天天堆着废品。

天气热的时候不舍得开空调,洗衣服不舍得用洗衣机……

其实母亲的这种习惯并不是个例,很多老人都是如此。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时代印记”,老一辈人的“苦”是物资匮乏的苦,所以他们勤俭节约,格外珍惜每一份物资资源。

而我们年轻一代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社会环境中,对老一辈的这些“没苦硬吃”的行为就极其不理解。

吃剩菜导致肠胃疾病,有空调不舍得使用导致中暑,看病不需要花钱吗?收集废品占据居住空间,生活在憋屈的环境里心情不爽难道不是大事吗?老人们可以节省,却往往是省了小钱花了大钱。

‌他们刻意拒绝合理的生活享受,通过承受不必要的不适来获得心理慰藉。

老人们总说年轻人不会过日子,老人们以前的“会过日子”是指会节省,而现在的年轻人“会过日子”是指把日子过好,过高质量的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没吃没喝的苦日子,但生活和工作压力同样巨大。我们吃的是精神和心灵建设的苦,因此更希望创造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或许,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沟通去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