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里的“志愿红”,比骄阳更具温度

发布时间:2025-07-30 08:27  浏览量:1

原创 荚玲 天门山文学

七月的金坛,宛如被烈日无情点燃的巨大熔炉。在祖国76载风雨兼程的华诞即将来临之际,7月27日这一天,35℃的高温如一头猛兽,将金城镇肆意炙烤,空气里弥漫着柏油被高温融化后那刺鼻的味道,就连那偶尔拂过的风,都带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灼人温度。然而,在文化社区,那一抹格外亮眼的“志愿红”,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比那高悬的骄阳更加炽热。由8名志愿者精心组成的“暖心小分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在滚滚热浪中探访46户特殊家庭的艰辛之路。这些特殊家庭,有孤寡高龄老人、烈属、失独家庭,还有困境群众,他们就像散落在社区各个角落的星辰,需要温暖的光芒去照亮。

当志愿者们轻轻敲开肢体残疾老人的家门时,一股潮湿的霉味裹挟着闷热的气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志愿者们定睛一看床上的景象,不禁鼻尖一酸。那被子上的霉斑,宛如一片片肆意蔓延的青苔,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狰狞;凉席的沟壑里,积攒着经年累月的污垢,仿佛在诉说着老人生活的不易。“快动手!”队长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志愿者们便如训练有素的战士般迅速散开,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负责拆被罩的大姐,手指在与被罩的摩擦中被染得发灰,但她丝毫不在意;擦凉席的大叔,一遍又一遍地蘸着肥皂水,用力地擦拭着,豆大的汗珠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砸在地板上,洇出一个个小小的水痕,后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完全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就像一层黏腻的薄膜。隔壁的张阿姨在楼道里静静地瞅了半晌,对着路过的邻居不住地念叨:“这哪是简单的帮忙啊,分明是把自家老人当成亲人一样对待呢!”

老兵家的门刚刚裂开一条缝,屋内便传来了那熟悉而爽朗的笑声。志愿者们熟练地掏出血压仪,老人乐呵呵地撸起袖子,胳膊上深浅不一的疤痕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那一道道疤痕,是他年轻时为家国站岗放哨,用热血和青春换来的勋章,每一道都承载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血压一切正常,稳着呢!”当志愿者清晰地报出这组数字时,老人突然紧紧地攥住他的手,掌心那厚厚的老茧,轻轻地摩挲着志愿红的手背,激动地说道:“你们来,比啥都强。党没忘了我,你们也没忘了我啊!”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的笑意,如同一股清凉的微风,比那空调风更能驱散暑气,让人心生温暖。

从晨光温柔地爬上窗棂,到夕阳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漫过屋檐,46户人家的门被志愿者们一一轻轻叩响。张奶奶轻声说轮椅该上油了,王大爷满心惦记着中秋节的月饼,这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的心愿,都被志愿者们工工整整地记在探访表上,就像一颗颗精心串起的珠子,连缀着千万家的冷暖。志愿者们的脚步,踏遍了社区的每一条街巷,他们不仅用双脚丈量着社区的土地,更用心丈量着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就如同祖国大地上无数这样温暖而动人的瞬间一样,党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群众也将这份深深的牵挂紧紧揣进怀里,彼此相依,不离不弃。

暮色渐渐浓重,志愿者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长长的,他们身上的汗渍早已结出了一层白色的盐霜,就像他们奉献精神的勋章。然而,没有一个人喊过一声累。他们从未说过“为祖国献礼”这样的豪言壮语,却用拆洗得干干净净的被褥、认真测量的血压数据、仔细记下的每一个需求,默默地将“奉献”二字深深地镌刻进了平凡的日子里,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祖国的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离国庆76周年越来越近,我们愈发深刻地明白:国是千万家。这群在高温中忙碌奔波的身影,恰是这一深刻道理最生动、最鲜活的注脚。当党心与民心紧紧相连,当你我伸出温暖的双手相互扶持,那千万点温暖的微光汇聚在一起,便如同璀璨的星河,照亮了整个国家前行的道路。而那些被记挂的老人、被关怀的特殊家庭,也在这份浓浓的惦念里深深懂得:自己从未是孤单的个体,而是这伟大祖国里,被稳稳托举、悉心呵护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