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跟投爆雷:员工“救命钱”被套,央企担当何在?

发布时间:2025-07-30 05:18  浏览量:2

深圳央企华侨城自2019年推行跟投制度,大量员工资金被套,被裁员工"人走钱留"。企业称跟投盈亏自负,员工诉求未获支持,暴露出管理问题。

最近深圳央企华侨城跟投制度引发的风波,直接给我看沉默了。当员工的"救命钱"被套牢在这跟投制度里,所谓的企业与员工利益绑定,妥妥成了一句空话!

华侨城这跟投制度从2019年就开始了,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都得跟投。规定里看着有强制跟投和自愿跟投的区别,可实际操作完全变味了。网上流传的一份管理办法,那罚则叫一个明确,没足额交跟投本金,取消资格、通报批评、扣业绩考核分,一套连招直接安排上。

前员工王田都证实了文件是真的,他投了8万,最后就拿回9000块。2021年参与跟投,2024年就被裁员,剩下的本金还得按规则慢慢等返还。这哪是个例啊,好多员工攒了好多年的积蓄,甚至是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全被套在公司账户里了。他们想去法律维权,结果法院还不认定"强制跟投"是法律意义上的"强迫",这维权路直接被堵死。难道在国企上班,不配合跟投就只能任人拿捏吗?地产行情都已经不行了,员工为了保住工作,只能无奈参与跟投。说白了,这所谓的"自愿",本质上就是被企业绑架的"被自愿"!

华侨城现任掌舵人提出来的"精益管理",号称要消除浪费、优化流程、持续改进。可实际情况呢?从2021年末到2024年,企业在职员工数量减少了近5000人,这些被裁的人里好多都是当年强制跟投的。跟投制度本来是想绑定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可到了行业下行期,就只有强制参与和风险共担,合理的退出机制完全没有。新的跟投管理办法虽然提到被动离职、主动离职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可到了执行层面,这办法就是一张废纸。员工希望"分级处理",优先返还被裁员工本金,华侨城却不支持。这就是所谓的"精益管理"?说白了就是打着管理的幌子,让员工为企业的决策失误买单!

华侨城这跟投事件可不是个例,房企跟投这几年暴露出了好多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都说了,普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流动性锁死、兑付条款"单方面可修改"这些问题。员工被裁或者离职后,权益直接悬空,既没法参与项目后续决策,也很难有效维权。这现象,周期因素和制度缺陷都脱不了干系。房价下跌、销售变慢、融资收紧,项目现金流直接枯竭;跟投协议还缺少"风险共担"对称条款,信息披露、退出机制、争议解决安排全都没有。有国有资产背景的开发商,本应该承担起"实质兑付 + 风险化解"的责任,可华侨城倒好,直接把员工扔到困境里。这不仅伤了员工的心,企业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跟投制度必须回到"风险共担、信息对称、自由进出"的本源,不然类似的纠纷只会越来越多,社会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 ☼ ☼

当被裁员工的"救命钱"被套牢,华侨城所谓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就是个笑话。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心啊,连员工的基本权益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激励和发展?华侨城,你真该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精益管理"到底管了啥,又失去了啥!难道非要等到员工对企业彻底失望,才肯做出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