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避雷——为什么永远别碰“网红股”?
发布时间:2025-07-28 23:40 浏览量:2
大家好,我是财迷阿甘。
上周五,一位朋友给我发了张聊天截图——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正热火朝天讨论山河智能:“主力在洗盘!赶紧抄底!”我后背一凉:这种熟悉的狂热,正在2025年的A股卷土重来。
就在同一天,山河智能从涨停,收盘到-6.22%,单日振幅16.35%,不知道活埋了多少追涨的散户,虽然这周开盘,股价又涨停了,但是迟早有一天泡沫会被戳破。
历史像个循环播放的录音机——2020年梦洁股份因薇娅带货7连板,结果812万销售额撑不起30亿市值泡沫;星期六游资交易占成交量三分之一,拉高后精准收割。五年过去,剧本没变,只是镰刀更快了。
“网红股”最擅长的魔术,是把芝麻吹成西瓜。
2020年,李佳琦5分钟直播卖出300万香肠,金字火腿市值暴涨10亿——相当于销售额的333倍。这荒唐的“带货市盈率”背后,是A股对流量幻觉的病态追捧。
更赤裸的戏码在股东减持时上演。日出东方借网红概念股价翻倍,高管立刻宣布减持;梦洁股份大股东趁七个涨停板疯狂套现。当“利好”变成出货信号,散户就成了剧情唯一的买单者。
而2025年的新版本更残酷:山河智能用“温和换手”伪装成“友善龙头”,吸引散户接盘后单日灌下10%大面;中设股份借政策热点三连板,澄清后直接“A字杀”不留逃生门。如今的诱多,连横盘震荡的耐心都没有了。
2、散户的“根性陷阱”,正是主力最爱的武器
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跳坑?和讯投顾的总结一针见血:散户三大死穴——敢输不敢赢、天天盯盘、被消息牵着走。
亏损时:“都跌20%了,总会反弹吧?”——结果越套越深;
盈利时:“赚5%够了,落袋为安!”——错过后面50%涨幅;
盯盘时:早盘跌3%割肉,下午涨5%拍断大腿;
看消息时:看到“重大利好”冲进去,正好接主力的刀。
这些人性弱点,被量化资金做成“反指信号”:当某只股票登上热搜时,程序化交易立刻启动反向收割。某券商数据印证:概念股热度峰值与股价见顶的时差,已从2020年的3天缩短到2025年的3小时。
十五年财经媒体生涯,我见过太多“这次不一样”的泡沫破灭。普通人的自救,关键在逆向操作:
第一,把“止损线”焊死在操作纪律里
跌破20日均线?走!
单周回撤超15%?走!
别让“暂时浮亏”变成“长期股东”。牛市里活得久的,都是止损比赚钱更果断的人。
第二,关掉财经弹窗,学会“一周只看一次盘”
7月A股稳步上涨,跑输大盘的恰恰是天天追热点的短线客。真正的机会在“聚光灯外”:
高股息压舱石:长江电力(股息率3.28%)、宁沪高速(3.32%)现金流穿越周期;
政策真受益股:电网设备(国电南瑞订单爆发)、机械龙头(三一重工分红率升至50%)。
第三,用“冷灶策略”对抗FOMO焦虑
当所有人涌向AI算力时,电力设备股息率仍达4.5%3;当消费电子内卷时,医疗设备悄然走出业绩拐点7。超额收益永远来自“人少的地方”。
当下市场正处微妙时刻:十大券商齐喊“牛市主升浪”,但政策驱动的水牛行情平均仅持续4个月。当增量资金博弈进入深水区,击鼓传花的终局注定一地鸡毛。
下次看到群聊里热炒“下一个山河智能”时,不妨默念中泰证券的警示:当下政策的核心是“反内卷”,而非重启大基建1。热闹的概念终将退潮,只有那些现金流能覆盖股息、ROE常年>10%的企业,才是真正能带你穿越周期的船。
(财迷阿甘提示:文中案例仅为分析佐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收藏。祝大家投资收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