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递来的一杯水

发布时间:2025-07-23 21:08  浏览量:2

夏日下午,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吴双上门回访。一个穿着汉服的小女孩开了门,见是吴双,冲她开心地笑了。

小女孩名字叫琦琦,在五岁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自闭症,是位“星星的孩子”。琦琦七岁时,父亲大伟不堪抑郁症折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伟生前留下遗嘱,只给琦琦留下十余万元现金,而将他在上海房产所享有的全部产权份额以及少量其他财产都留给了父亲老伟和弟弟小伟。

这套房产是大伟和琦琦的母亲蔡女士在婚内购买,登记在二人名下,双方共同共有。按照遗嘱,房产上属于大伟的一半将由老伟和小伟继承,蔡女士如要留住房屋就需要向老伟和小伟支付一半房产份额对应的折价款,蔡女士拒绝支付,老伟和小伟遂起诉至法院。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吴双的心情十分沉重,考虑到这个家庭的情况, “一判了之”能定分,却不能止争,如果家庭矛盾不彻底化解,琦琦的处境甚至会“雪上加霜”。

“这是我家唯一的房子,要给女儿后半辈子住的。”蔡女士十分抗拒,“遗嘱一定是假的,大伟不会不考虑琦琦今后的生活。”

“这房子她认为只值250万,我找机构估算了,要400多万!”老伟争辩道。

几经调解,双方不愿让步。 “要调解,首先要案件事实清楚。”吴双抓紧委托机构进行遗嘱笔迹鉴定和房产价值评估。

同时,吴双委托专业社工开展 社会调查与观护,并依托长宁区人民法院“心畅宁”心理咨询室,与 心理咨询师上门开展心理评估。

上门调查发现,琦琦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差,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容易受情绪刺激,出现自我伤害行为,需要经常进行康复治疗。社工在社会调查报告里写到:“从目前病情来看,仅康复治疗一项,按照一年5万元的标准,至十八周岁的康复治疗费用至少40万元。”而蔡女士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独自抚养琦琦至其成年较为困难。

随后的日子里,吴双常常与心理咨询师上门看望,对琦琦 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组织调解。

不久,评估和鉴定意见都来到了法院,评估房价为395万元,而遗嘱上的字迹也确是大伟所写。

有了事实查明的基础,吴双决定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庭,再作一次调解努力:“希望双方作为琦琦的长辈,都能摒弃自身的执念和私欲,为孩子的后半生着想。”

经过近三小时的谈话,蔡女士率先同意让步,但老伟和小伟却不愿配合。

“据我了解,琦琦从小在上海由爷爷照顾到五岁,后来才由母亲独自抚养。”提起琦琦时,老伟的神情有所软化。吴双继续劝导道:“作为爷爷,请多为孩子想一想吧”。

见老伟的态度松动,吴双继续转而做小伟的思想工作。正在谈话间,在一边考虑良久的老伟突然发话:“我同意调解,小伟,不要再争了。”

最终,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房产归蔡女士和琦琦继承所有,蔡女士和琦琦分期向老伟、小伟支付经济补偿款共计120万元,老伟、小伟在收到补偿款之日起的五日内配合蔡女士和琦琦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继承纠纷终于落下帷幕。

案件虽然审结,对孩子的关爱却没有止歇。在法院和大家的观护关爱下,琦琦的生活情况和身心健康也在日复一日中进步。

说到这次上门回访,吴双说她最开心的是, 琦琦主动给她递来了一杯水,那个举动自然得就像是给自己的好朋友一样。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