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足球,踢出南通产业升级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5-07-19 01:23 浏览量:1
核心: 南通队拿了“苏超”榜首,五场全赢!紫琅湖创新区搞研发的年轻人,看球看得干劲更足了。一只420克的足球,正帮南通产业升级、城市转型。
全市都在想: 足球场上的拼劲儿,怎么用到城市发展上?从“苏超”能学点啥?
1. 学会“复盘”:赢球赢经济的法宝
“苏超”火有道理,靠的是“复盘”——赛后反复看录像、找问题、改进。南通队赛后熬夜研究战术,网友都说像“学霸”。这招也用到了经济上:常州队输了球,马上出方案要搞好足球;南京、苏州根据球迷意见开了“球迷专列”。南通经济上半年成绩不错:工业增长8.1%(江苏几个大城市里排第一),开工的大项目全省最多。但好成绩也得“复盘”:产业链高端环节怎么突破?科技创新怎么更快变现?“复盘”的精髓:分析问题 → 改进 → 再干,形成循环。南通在学:市里搞了34场活动,推动企业更新设备,拉动了650亿投资;还搞了人工智能联盟,一起搞技术。这就是把球场上的“复盘”精神,用到了产业升级上。2. 年轻人是主力:创新就得靠他们
“苏超”场上踢球的主力是年轻人(平均24岁),大部分还不是职业球员。这股子青春劲儿,跟南通创新区很配!那里吸引了4000多人才,75%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例子:钱磊的团队,在政府支持下,半年就把氢能源项目搞落地了,还拿到了投资。这是年轻人和城市“双向奔赴”。创新区给年轻人准备了“一条龙”政策(“5+X”科创政策)和从宿舍到住房的保障(“从一张床到一套房”)。现在,创新区在搞AI(紫琅智谷)和高端医疗器械(紫琅药谷),年轻人正把技术变成产业。3. 蹭“流量”:老产业也能出新彩
“苏超”火了,给“南通制造”打了免费广告。市委书记说了:企业要抓住“苏超”热度,搞点新宣传。例子:濠滨书市设观赛点,一天来了500人;“票根”带动了商场消费。更厉害的是制造业借机转型:中天科技、罗莱家纺这些大厂,组了个“智造天团”给“苏超”加油,老产业靠赛事IP焕发了新活力。4. “全域主场”:大家一起干
“苏超”最牛的一点,是把“散装江苏”给捏合起来了。全省搞了186个观赛点,一轮比赛能覆盖50万人。这就是“全域主场”——哪儿都是主场。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里也学这招:搞“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用“总部+协同中心”模式,和上海在造船、新能源这些产业上深度合作。总结:
“苏超”告诉南通:想在经济发展这“积分榜”上领先,就得像踢球一样:
这样,南通制造的“大盾构”才能穿江过海,“小卫星”才能飞上天。这座工业名城的发展路,正和足球场上的拼劲儿,合上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