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寻脉闵行】浓油赤酱,品“上海味”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8 浏览量:2
7月13日下午,闵行区图书馆内飘散着“文化烟火气”。一场以“上海味与上海胃如何养成”为主题的寻脉闵行文化讲座,吸引众多读者冒暑赴约。上海方志讲师团高级讲师石梦洁以上海菜的历史脉络为主线,结合闵行本地特色美食,开启一场舌尖上的文化盛宴。
“许多人以为‘上海味’就是甜,其实远不止如此。”石梦洁老师一开场便打破了大家的固有认知。她指出,上海饮食文化的形成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不可分。开埠后的上海汇聚了苏、浙、皖等多地移民,本帮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了苏州的甜、宁波的咸、徽州的鲜,最终形成了“浓油赤酱”的独特风格。闵行区作为上海西南门户,历史上曾是漕运重镇,饮食文化则兼具乡土气息与都市融合。
讲座首先从上海菜的形成讲起,梳理了从“上海的菜”到“上海菜”的转变历程。通过回顾上海餐饮的极简史,主讲人指出,上海菜的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各地菜系的涌入为上海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而本帮菜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从本帮菜发展成海派菜,展现了上海作为移民城市对多元饮食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闵行本地餐饮就融合了江南水乡特色,如七宝汤团、颛桥桶蒸糕等,风味别具一格。
在“上海味与上海胃”部分,讲座聚焦于上海人的饮食生活。从唤醒打工人的早餐“四大金刚”(大饼、豆浆、粢饭、油条),到节令美食(青团、大闸蟹等),再到夜市烟火气,生动诠释了饮食与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讲座的第三部分饮食男女:不止是果腹,探讨了上海饮食文化的社交与情感价值。从“足不出沪,吃遍全世界”国际化餐饮的引入,到江南村镇传统风味的融合,上海饮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交融与社会互动的体现。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上海饮食文化画卷,既满足了“吃货们”的好奇心,又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讲座结束后,更有不少读者表示要专程去七宝老街打卡,用实际行动感受“舌尖上的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