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3.6万亿巨雷,比恒大更猛,中植系背后15万中产家庭被套牢!
发布时间:2025-07-15 16:51 浏览量:2
就在前几天,北京的一家法院发布了关于限制周斌高消费的公告,执行标的是14.33万元。从表面上看,这则公告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这个叫周斌的人就是恒天财富的董事长。而恒天财富则是属于中植系。说起“中植系”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金融集团,还曾经在金融界、资本圈、房地产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植集团资产规模最高时达到3.6万亿,比之前恒大的规模,还要多出1.14亿。
中植集团成立于1995年,刚开始是靠做木材生意吃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之后中植集团又跨界进入到了矿产、服装、餐饮、水泥等多个行业。在进入到1997年后,创始人解直锟决定进军房地产业。后来,解直锟觉得做房地产业太辛苦了,又开始投资更赚钱的金融业。而在进军金融业之后,就开始做起了收购中小企业股权,以及民间财富管理等业务。
中植集团之所以被外界称之为中植系,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中植集团控股或参股6大持牌金融机构。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而这些金融机构持有金融牌照,盈利能力要远超传统的企业。
其二,中植集团实际控股上市公司有9家。它们分别是:美尔雅、凯恩股份、准油股份、康盛股份、美吉姆、宇顺电子、皓宸医疗、天山生物、宝德股份。
其三,中植集团还参股和控制四个财富管理公司,它们分别是: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正因为中植集团是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所以在金融行业内,人们就将其称之为是“中植系”。而最让投资人蒙受重大损失的是,中植系的财富管理公司,以及中融信托相关的信托计划出现愈期无法还本付息,
从目前情况看,中植系暴雷涉及的债权权益高达2300亿,受损的高净值人数高达15万人,而这些人的投资金额都在300万以上。涉及企业客户5000家,单个客户最高投资达50亿。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中植系专坑有钱人,有咱穷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如果有钱人都返贫了,或者失去投资信心,不敢再投资,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穷人的工作会更不好找。
现在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中植集团曾经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金融集团,其管理的资产最高达3.6万亿,这要比恒大还要多出上万亿,为什么会突然出现爆雷,让众多投资者猝不及防,并且蒙受重大损失。对此,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第一,股票投资频繁踩雷
2018年是中植集团的转折之年,中植集团在投资方面多次踩雷。像乐视网、康得新、长生生物等这些问题股一个都没避开。而随着这些股票的大幅下跌,市值快速蒸发,让中植集团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2021年创始人解直锟突发疾病去世,集团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内部军心大乱,群龙无首。从此,中植集团破产倒闭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二,逆势投资房地产业
中植集团早在1997年就开始进军房地产业。之后,房地产业进入到长期的繁荣周期。而在进入到2017年-2020年,中植集团旗下的信托公司又把大量的资金投资房地产业。不过,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房地产业进入到长期调整周期。而中植旗下的信托公司这样的逆势投资,不仅不能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损失。
第三,高息理财的陷阱
中植系旗下有恒天财富、新湖、高晟、大唐等四大财富管理公司。他们把那些收购来的上市公司资产和信托产品,都打包成了理财产品,再以极高的利率销售给投资人。并给出的利率大多都在10%-12%。不少投资者就是冲着如此高的投资回报而来。
结果是中植系投资的上市公司出现暴雷,以及信托投资失败。而那这些财富管理公司不仅是无力支付之前承诺的高额利息,甚至连投资者的本金都拿不出。这就导致了几千亿的资金打水漂,留下15万高净值投资者欲哭无泪。
那么,中植集团在宣布破产之后,这15万高净值投资者是否有希望把钱要回来呢?从目前情况看,中植集团已经是属于严重资不抵债。退一步讲,即使是在破产清算之后,还有剩余资产,那也要先支付该集团员工的工资,以及归还银行和债权人的债务,最后才能轮到投资人的理财资金。所以,这15万高净值投资者要想把本金拿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