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退休后的衣食住行记
发布时间:2025-07-08 22:55 浏览量:1
现在是晚上22点55分,在记下所做的43件事中,关注的还是写头条。
今天的头条创作收益情况发布的早,不到12点就公布出来了。看完后,我心静如水,安之若素。
为什么呢?写头条这么多年,见过的,看到的太多了。你以为花力气写的能爆文,结果一块石块掉进河里,扑通一声就没动静了。你以为随便写一篇凑个数,没想到来个小爆文,让你惊喜若狂。
我怎算明白自己几斤几两了。写国事没有高屋建瓴的本事,写家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写天下事没有纵横捭阖的能耐。有时候写个感慨,至今还被头条视为不适合的内容加以“冻结”。
我喜欢写,那就只好写自己。从今天起,写自己退休后的衣食住行记。早上写穿的,上午写住的,中午写吃的,下午写走的,晚上再来个总结一锅端,把衣食住行全写在日记里,记在头条里。
第一篇:我家有个洗洗洗。(2025-07-05 06:24)
早上还不到6点,就把我叫醒,:“今天天气好,把枕头、床单洗一洗。”夏天这个时候也已大亮,我一骨碌坐起来,又躺到客厅沙发上看手机。只见老婆利落的掀起床单和枕头,直接放到洗衣机里,然后倒上洗衣粉自动清洗。
媳妇说:“你们男人不知咋回事,老油味、汗味怎么这么浓,枕头、床单天天洗都不行,还时时闻到这个味。”
我怼她:“闻不了这么味,就天天洗。”
她一下子来了气,蹦到我面前:“这不是天天在洗吗?”
的确,老婆天天都在洗。自打退休后,时间充裕了,精力充沛了,就有了这个习惯。早上户外锻炼身体出了汗,回家就洗脸,洗衣服,温度高了,出汗多了,还要洗个澡。上午出门买菜,一旦天气热,回家一身汗,也要全身洗。特别是晚上,必定要洗,洗澡、洗衣服是必选项目。
老婆洗洗洗在院子里出了名,每次出门,穿着特别新颖,就像新买的一样。邻居夸她漂亮,院里人说她年轻。她听了美滋滋的。回家就喜眯眯地告诉我:“还是俗语说得好。人要衣装马要鞍。每天还的洗洗洗,把衣帽鞋袜洗干净了,出去就风光。”
第二篇:511路公交车取消了(2025-07-05 09:41)
早上晨练,走到小区门前的公交站,看到不少人在围观看站牌。原来是从7月6日起,511路、530路公交线路合并运行了,并把原来的末站收班时间延长40分钟。这个温馨提示,我感觉是个好事。我经常乘坐这两个班次的公交车,一直认为这两条线路早该合并了。原因是511路走的中间线路基本和530路线吻合,既浪费能源,又增加了车辆。这样一合并,把530路公交延伸到511路前后的路线,人力也省了,车辆也缓和了,还不影响市民的出行。调整线路要以市民出行方面为重心,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这对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合并,市民还是能接受的。
第三篇:友友发头条,不想写了(2025-07-05 10:03)
看到有一位友友发头条,说是要退出头条,不想写了。
原因是每天忙于写头条,大热天想吃一根冰棍都吃不到。
他还发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给了她一个安慰,受伤的不仅仅是你,是头条设了个局,让喜欢写作的人喜滋滋的进去,再灰溜溜的出来。还觉得对不起这个平台。
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第四篇:模仿是基本功(2025-07-05 10:32)
一位网友说,凡是跟风模仿的都是些无能的人。
我保留她的观点,但我有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模仿是初学者的基本功,很多文学大师在初期大多都靠模仿,然后成就自己。何况我们这些头条的友友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言行,写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根本谈不上大师级作品。
我记得莫言说过这样的话,年轻人学写作不必害怕模仿。许多文学大师都是从模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感到,模仿确实是初学者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就拿我一位战友来说吧,他初中毕业当了兵,喜欢看莫言的作品,于是天天模仿莫言的写作方式写小说。莫言的作品里充满了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他就模仿他的结构、语言风格等。就这样坚持写,勤奋加悟性,最后成为一个专业的军旅作家。
所以,我认为模仿不是抄袭,也不是无能,而是学习大师们的技巧。
通过模仿,日久天长,自然会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经历,慢慢就能成就自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第五篇:全民都在看手机吗?(2025-07-05 10:48)
昨天走在大街上,看到几处书店和书摊,摆放了各种书籍,有政治经济的,有文学名著的。
这些书的面前还摆有打折的字样,还有买2送4的优惠。
这么吸引人眼球的字样,却无人问津。就连卖书者也在旁边津津乐道的打开手机取乐。
反观旁边休息厅内,个个拿着手机,人人翻看抖音。
我在想,如今的人们享受精神食粮不靠书籍,而是依赖于手机吗?
- 上一篇:七月下旬,天秤座,注意一下
- 下一篇:李月汝,再这么打下去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