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的忠告:宁愿花钱请人,也不要独自去伺候失能的老人
发布时间:2025-05-15 01:17 浏览量:1
网友郭彩凤投稿的一则故事如下:
身为有过亲身体验的人,我由衷地想跟大伙讲:“除非到了实在没办法的地步,千万不要独自照料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这并非是不孝顺,而是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今年我55岁,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5年了。
本打算退休之后开启闲适生活,在家侍弄花草、到各处游玩,要是有机会还去学跳舞,尽情享受生活。
谁能料到,退休还没满3年,一场意外竟让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
我年迈的母亲如今已83岁高龄。在她80岁之前,身体一直都还算康健,然而在两年前,她中风之后,身体状况便大不如前了。
尽管那时立刻前往医院治疗,捡回了一条命,然而却留下了十分严重的后遗症,右侧身体彻底没了感觉,生活根本无法自理。
父亲早早离世,哥哥远在新疆工作,一年里很少有机会回家,家中仅我和嫂子相伴。
瞧见母亲这般状况后,哥哥便打算把她送到养老院去,如此一来母亲能得到更周到的照料,而且也不会给我和嫂子添乱。毕竟那时嫂子还要帮侄子照看小孩,根本没办法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侍奉我母亲。
听闻兄长这般讲,再望着病榻上整日都需人照料的老母亲,我心里满是酸楚,心想她历经艰辛将我抚育成人,如今却要把她送往养老院,这岂不是太不孝顺了?
于是,我没丝毫迟疑就回到了故乡,肩负起照料母亲的重大责任。
起初,我认为照料母亲并非难事。
每日为她擦拭身体、喂送饭菜、调整姿势,每隔几天才给她洗一回澡。母亲十分顺从,让她进食她就吃,让她休息她就睡。
尽管事务繁杂,但尚在可应对的范围。嫂子十分善解人意,常过来搭把手,帮母亲洗衣、清扫房间。我们各司其职,生活过得还算安稳。
然而,在照料了三个月之后,母亲的病情愈发严重。她渐渐神志模糊,有时甚至认不出我来。
此外,她的性情愈发急躁易怒,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还会摔砸物品。
曾经有一回,我给她送饭入口时,她冷不丁地一下将碗弄倒,饭菜全洒落在地上,接着冲着我高声叫嚷:“你是什么人?为啥要给我喂饭?我不想吃!”
那一瞬间,我内心满是委屈,泪水如决堤之水般不断涌出。然而我明白,母亲并非有意如此,她是被疾病的痛苦所纠缠。
为使母亲生活得更舒适些,我对家里进行了重新整理。将全部家具换成带有圆角的款式,避免母亲碰撞受伤;在地面铺上厚实的地毯,这样即便母亲不慎摔倒,痛感也不会太强烈;另外,在房间里装了摄像头,即便下楼,也能随时留意到她的情况。
我每日几乎时刻守在母亲身旁,唯恐她遭遇丝毫意外。
即便如此,仍有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出现。
母亲出现了大小便不能自控的状况,一天得更换好几回尿布。有时候,才刚给她换好尿布,她就又排泄了,搞得周围一片狼藉。我只好反复地为她清洁身体,更换床单和被罩。
每当清洗那些满是排泄物的床单和被罩时,我都感到无比恶心,尤其是遇到拉稀的状况,那种恶心的感觉简直能让人呕吐,但这事儿我又不得不做。
母亲的食量日益减小,还变得极为挑剔。有时,我费尽心力做了她以往爱吃的菜肴,她却连一口都不碰,还直说味道差。我只好不断变换菜品给她做饭,然而依旧难以合她的口味。
令我更为抓狂的是,母亲夜里时常不睡,嚷嚷着要出去游玩。
无论我怎么安抚都不管用,只好陪着她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折腾了一整晚,我累得浑身酸痛,第二天依旧要照料她。
若持续这般下去,我的身体状况愈发不佳,精神状态也变得十分糟糕。我逐渐变得焦躁、烦闷,夜里常常难以入眠,头发也大把大把地脱落。
嫂嫂见我这般操劳,实在于心不忍。每逢周末,她便把孩子交给侄儿媳妇照料,而后回来同我一道照顾母亲。以往大多是嫂嫂承担照顾母亲的重任,她回来之后,也能摸透母亲的脾气。
嫂子到来之后,我也感觉轻松不少,既能舒舒服服地睡懒觉,还能回自己住处待一段时间。
然而,照料失能老人的压力着实巨大,并非短时间就能扛下来的。有一回,我正给母亲擦拭身体,母亲猛地狠狠咬了我一下,我的胳膊上立刻出现了一排深深的齿痕。
我疼得泪水夺眶而出,然而母亲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还对着我露出了笑容。
在那个瞬间,我真切地感觉自己即将陷入崩溃的边缘。我实在弄不清楚,母亲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我如此全心全意地照料她,她为何还这般对待我呢?
自那之后,我的精神状况愈发糟糕。
我逐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我真的不适合照料母亲吗?将母亲送到养老院会不会是更优的选择呢?然而,每当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独自待在养老院,身旁没有亲人相伴的画面,我便感到一阵不忍。
正当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时,嫂子找我谈了一番话。
她跟我讲:“姑娘,我晓得你特别孝顺,也特别操劳。可你要是一直这样,身体会吃不消的。咱都不是专业护理人员,照料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着实太不容易了。要不咱们雇个专业护工来搭把手,这样你也能省些力气。”
听完嫂子的一番话,我心里满不是滋味,我明白嫂子说的话在理,但我仍然感觉这样做,好似将母亲舍弃了一般。
三个月之前,我无意间翻到了自己从前漂亮的照片,看看现在布满沧桑与皱纹的肌肤,还有那逐渐全白的头发,我最后还是打定主意请一位护工来照料母亲。
在故乡请护工的费用不算高,每月4500元,我的养老金恰好能够支付,而哥哥家经济状况稍差些,便承担每月2500元的生活开销。
有位经验丰富的大姐担任护工,她比我年长一岁。她不仅力气大,而且颇具技巧,自打她来了之后,便将母亲照料得十分周到。
她知晓怎样为母亲按摩、怎样调配母亲的饮食,并且能够与母亲进行良好的交流。
在护工悉心照料之下,母亲的精神状况相较于我照料的时候,有了显著改善。看到母亲被照料得很好,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身体也逐渐康复起来。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独自照料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绝非易事。那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惫,未曾亲身经历的人根本难以想象。
因此,我打算以自身的经历劝诫各位,若非到了别无他法的地步,宁可花钱雇人来照顾,也别独自照料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如此行事并非是不孝顺,而是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以便能够更好地陪伴长辈。
说到底,我们并非专业的护工,未曾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很多时候,面对老人的病情以及情绪状况,我们会感到孤立无援、陷入绝望。
专业护工凭借丰富经验和有效方法,能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照料。将老人托付给他们,我们能更加安心。
毋庸置疑,这并非表示我们就能对老人不闻不问。我们依旧要时常去探望老人,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关怀。
期望我的遭遇能够为大家带来些许启发,使大家在遭遇相似状况时,能够作出更为理性的抉择。